从雕版印刷到,人们在复制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信息膨胀的今天,复印参考资料、文件、证件已是十分平常的事,复印机是当今办公室必备的设备。只要将文件在复印机上,轻轻按下按钮,几秒钟就能完成复印,得到与原件一模一样的复印件。那么这样方便的机器是谁发明的?又经过多少次的改进才有如今的便捷?又是怎样的工作原理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蚂蚁写字的原理;在一块板上涂上蜂蜜,然后放在地上会有蚂蚁往上爬,从远处看,就像是字。同理,复印机的原理就是如此了,在复印机当中蜂蜜相当于硒鼓,蚂蚁相当于墨粉。将要复印的文字、或者图形放到打印机上,通过光照到硒鼓上,就能将这些有内容的部分如同板上涂了蜂蜜一样留住正电荷,无字的部分会放走电荷。这个时候蚂蚁就是墨粉,我们要想办法留住蚂蚁。当硒鼓转动时,我们让带正电的白纸通过,墨粉吸到纸上,经过高温或红外线照射,让它熔化,渗入纸中。这样便形成我们看到的文字或者图形了。这就是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20十年30年代,复印机的发明人切斯特·卡尔森(Chester Carlson),原本是一位专利律师,他的工作需要大量复印文件和公函;人工去抄写、打字容易出错,有时候需要的份数多还会影响工作进度;因此他萌生了发明一台复印机的想法。有了这个初衷卡尔森马上就付诸行动了,用自己微博的薪水在纽约长岛阿斯托里亚区租了一间小房作为实验室,又买来试验器材药品进行实验。通不断的努力过,于1938年10月22日他终于获得了实验的成功。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复印机,并且复印出第一张图片。这张小小的仅5厘米见方的小图片印着:“ARTORIAl0—22—38”,这个纸片记载了一个伟大历史日期,如今是价值不菲的珍贵文物。
成功总是需要经历一些困难,卡尔森也是如此,复印机从发明到正式投入市场应用花了22年,卡尔森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有了后面的成功。从1939年到1944年的5年时间里没有一家公司接受卡尔森的发明,其中包括了IBM和通用电气在内的20多个公司,没有一家公司认为复印机有市场需求。卡尔森没有因此气馁,继续钻研完善他的复印技术。又经过几年的研究,他找到了更为理想的携带静电的“介质”。终于经过自己的努力于1959年第一台办公专用自动复印机问世了,此后不断改良,使用越来越广。
60年代基于三基色分解也开始研究彩色的复印机,在70年代后期也完成了研究,复印出来的图片色彩与照相机拍出来的无异;九十年代又生产处激光彩色复印机,自此复印不再是难题,大大提高了我们现在的工作效率。